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万世太平

第12章 重组内阁

万世太平 叮当悦读馆 2315 2024-11-12 17:22

  皇帝的座位设在奉天殿廊内正中,称之为金台,俗称御门听政,而不是在奉天殿内。

  待乐起,皇帝御门安坐,此时再鸣鞭,鸿胪寺唱“入班”左右两班走进御道,行一拜三叩头礼节,之后便进入奏事环节。

  奏事时,预先先咳嗽一声,俗称“清扫”,从班末行至御前,跪奏。

  早朝的时间一般不会太长,大约半个小时左右。

  早朝结束后,皇帝会宣布散朝,百官再行三跪九叩之礼,然后退殿。皇帝也会返回内宫,准备用早餐或处理其他事务。

  当然,现在正值乱世之秋,朱慈烺也只是以监国身份主持早朝,简化了很多流程,百官简单行跪拜之礼后便直入正题。

  对于首次主持早朝的朱慈烺而言,真正的挑战刚刚开始。

  在杨玉的提醒下,朱慈烺早早就起床准备,在宫女伺候下漱口更衣,进入内殿祭拜祖先和天地后,由内侍引领,乘坐轿子前往奉天殿。

  今天的朱慈烺身着皮弁冠服,皮弁冠上九缝九玉,红色醒目圆领袍搭配上一张清秀俊逸的脸庞,显得朱慈烺格外光彩照人。

  此时北方诸省已经沦陷,连皇帝都生死未明,大明所面临的形势已经比土木堡之变时还要严峻,堪称建国以来最危急之际,面临如此朝局,所有人心里都蒙上一层灰霾。

  奉天门站了三百多文武官员,左边的文官队伍以李邦华为首,右边的武官队伍以史可法为首,两队分列左右,泾渭分明。

  武官中有一人较为显眼,在韩赞周提示下,朱慈烺知道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马士英。

  马士英是兵部右侍郎兼凤阳总督,负责庐州、凤阳等处的军务,亦是江北四镇的直属领导,没想到居然那么快就接到消息,赶过来上朝。

  朱慈烺高坐于大位之上,左边站着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,右边站着司礼监掌印太监韩赞周,一左一右护卫着朱慈烺。

  “众位卿家,今日是本宫第一次主持早朝,大家有何事要启奏?”

  史可法最先出列,“如今京师沦陷君父蒙难,当下最紧要的便是率军北上,护送万岁爷回南京!”

  朱慈烺先点点头,随即又摇摇头,“本宫离开时,天津也被贼人攻占,连海路都被切断了。就算父皇还活着,史尚书有把握从几十万叛军中找到父皇,并且四平安送回南京吗?”

  史可法哑然地张了张嘴,虽然朱慈烺说的很直白,但这就是现实,连勇卫营都救不了崇祯,凭马士英手下的乌合之众就更不可能。

  顿时,朝堂陷入一片寂静之中。

  吏部尚书张慎言见状咳嗽一声,出班奏道,“殿下,而今京城沦陷,两京只剩南京,内阁成员和各部官吏是否要有所调整?”

  所有人都望着朱慈烺,看他如何决断。

  “大家廷推的名单我都看了,部分同意,部分不同意。”

  话音落,所有人都面面相觑,朱慈烺才十六岁,从来没有治国理政的经验,在他们想象中,这应该只是走个流程,大臣们廷推,太子爷点头,司礼监盖章,然后皆大欢喜,走马上任。

  居然部分同意,部分不同意?

  朱慈烺无视他们的小心思,继续道,“本宫在离京前,父皇钦点了内阁组成人选。”

  此话一出所有人表情一凝,毕竟谁也不知道崇祯帝有没有做出托孤任命,只有朱慈烺自己清楚,但谁也不敢当面质疑,只好耐着性子继续听下去。

  “父皇口谕,任李邦华为太子太保兼兵部尚书兼中极殿大学士,张慎言为吏部尚书兼建极殿大学士,高弘图为户部尚书兼文华殿大学士,史可法为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。以李邦华为首辅,史可法为次辅,张慎言、高弘图为阁员。”

  李邦华德高望重,在京师也做过很长时间的兵部尚书,担任首辅算是众望所归。

  史可法是南京官员的代表人物,各方面都要给他几分面子,担任次辅也在情理之中。

  张慎言和高弘图都在南京担任要职,德才兼备入阁理事也不出意外。

  总的来说,内阁成员大体在意料之中。

  朱慈烺扫了众人一眼,“现在说一下六部主要官员的任命,任李邦华为兵部尚书,张慎言为吏部尚书,高弘图为户部尚书,史可法为礼部尚书,马士英为刑部尚书,熊明遇为工部尚书。”

  话音刚落所有人都有些骚动了,要知道,虽然以前内阁成员也都兼着各部尚书,但大多是挂着名头的阶官,单纯是为了太高内阁成员的身份虚授的,正儿八经的各部尚书另有其人。

  这也是为什么明朝经常出现好几个人同时担任兵部尚书的原因。

  但现在不同了,内阁兼领着各部的实际业务,实权又大了不少。

  朱慈烺当然意识到这个问题,但他现在可用之人太少,只能一人身兼多职,以后有合适人选再重新任用。

  “任堵胤锡、张名振为兵部左右侍郎,刘宗周、冯元飏为吏部左右侍郎,钱素乐、沈廷扬为户部左右侍郎,陈子龙、路振飞为礼部左右侍郎,顾炎武为工部左侍郎,姜曰广为刑部左侍郎。”

  “工部和刑部的右侍郎先空着,有合适人选再任用。对于尚未到达南京的官员,司礼监会同吏部派人去宣读任用诏书,通知他们尽快赴南京任职。”

  听到这里,底下有人坐不住了,尤其是东林党人。

  内阁和六部都是关键岗位,权力中枢,朱慈烺说话间就把这么多重要职位给定了,而且名单跟他们廷推上去的相差甚远。

  马士英、刘宗周、冯元飏就算了,毕竟现在担任的职位就不低,堵胤锡算哪根葱?区区长沙监军,居然一跃成为兵部左侍郎,陈子龙、路振飞甚至连名字都没听过。

  合着昨晚连夜廷推呈上去的名单只是废纸一张,虽然说李邦华和史可法都算是东林党的,但一直以来游离在东林党外围,不算中流砥柱。

  东林党几百能臣干将,居然竞争不过那几个无名小辈!

  张凤翔最先忍不住,毕竟他现在就担着工部尚书之职,按照朱慈烺的任职名单,自己岂不是失业了?

  “昨日臣等合议的廷推名单,难道殿下没看到吗?”

  朱慈烺面无表情地扫了张凤翔一眼,“看了。”

  张凤翔一愣,“臣等推荐的都是忠君爱国德才兼备的治世良臣,殿下为何不重用他们?”

  朱慈烺冷冷一笑,以张凤翔为首的东林党,可以说是南明覆灭的重要推手。

  明朝后期,土地兼并、贫富两极分化积重颇深,传统农耕受到严重破坏,以东林党为主体的官绅阶层把持朝政。他们疯狂敛财,官商勾结抱团维护自身利益。

  此时社会财富迅速地流向了皇亲国戚和朝廷官僚。而平明百姓却食不果腹、衣不蔽体,破产农民在死亡线上痛苦挣扎。

  点击蓝色字体,前往 公众号:叮当悦读馆,回复 主角名,即可畅读全文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